2025年9月17日-19日 南京·南京国际展览中心

Language: CN

关闭
<返回

2025空天信息与遥感卫星技术设备展览会观众预登记通道,将于2025年1月开启,
敬请期待。如有问题请与我们联系,
电话: +86 18921501978,
邮箱:3881786648@qq.com

参观预登记
参观预登记

展会介绍

空天信息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,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动着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,展现出巨大的市场潜力,形成完整的产业链。根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:2023年我国空天信息行业市场规模增长到7267.1亿元,同比2022年增长11.15%,到2025年,空天信息产业规模将突破2.8万亿元,2030年将接近10万亿元。

随着《十四五规划》和《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》持续深入实施,空天信息产业将继续在科技创新、产业融合、商业模式等方面加强前沿布局,拓展应用场景,构建更加完善的全产业链生态。

首届空天信息与遥感卫星技术设备展览会(CRSAE 2025)将于2025年09月17-19日江苏·南京国际展览中心举办。大会由中国遥感应用协会主办,将搭建一个高水平的行业交流平台,汇聚来自行业的头部企业、科研机构和行业专家已经应用企事业机构,共同探讨空天信息技术的最新发展趋势,分享前沿科研成果和创新应用案例,促进研发、设计、生产制造、应用终端等产业链上下游交流合作的机会,助力我国空天信息与遥感卫星技术领域的高质量发展。

104



市场规模与增长动力

中国空天信息产业近年来发展迅猛,尤其是卫星遥感技术设备市场,已成为全球增长的核心引擎之一。根据预测,2025年全球卫星遥感服务市场规模将达43.6亿美元(年复合增长率12.6%),而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在轨卫星拥有国(截至2023年5月,在轨卫星628颗,其中遥感卫星占比最高),其市场规模增速远超全球平均水平。2021年中国卫星遥感市场规模为90.3亿元,2023年增至147.51亿元,预计2025年将突破300亿元,年复合增长率超过15%。这一增长得益于政策支持、技术进步及多领域需求的释放。


政策与技术双轮驱动

政策层面,国家通过《“数据要素×”三年行动计划》等文件,明确推动遥感数据的开发与利用。例如,国务院在自然灾害普查中强化遥感技术应用,大幅提升灾害评估效率。此外,商业航天领域逐步向民间资本开放,加速了产业链的完善,如长光卫星、航天宏图等企业通过技术创新抢占市场。

技术层面,高分辨率卫星、雷达卫星及AI算法的融合显著提升了数据获取与处理能力。例如,深度学习技术使遥感数据解译效率提高30%以上,卫星重访周期缩短至3-5天,推动应用场景从政府端(G端)向企业端(B端)和消费者端(C端)延伸。国产卫星如“吉林一号”星座已实现亚米级分辨率,跻身国际先进水平。


应用场景多元化拓展

智慧农业:卫星遥感系统通过监测作物长势、土壤湿度等核心参数,实现精准灌溉与病虫害预警机制。例如:山东金乡通过遥感技术指导施肥,使小麦增产10%。

灾害应急:2022年全国自然灾害风险普查中,遥感技术替代传统人力调查,成本降低60%,效率提升80%。

城市管理:遥感数据支持智慧城市规划、交通流量监测及环境评估。截至2023年,中国地理信息产业总值达7524亿元,其中遥感技术贡献显著。

商业创新:如太空广告、卫星互联网等新兴业态崛起。预计2025年卫星通信潜在市场规模达250亿元,遥感技术向C端扩展,如智能手机搭载卫星通信功能等。

中国空天信息与遥感卫星市场正迎来政策+技术+需求的三重红利。随着卫星互联网、低轨星座及AI融合的深化,该领域有望在2030年前形成万亿级产业集群,成为经济增长与科技创新的核心驱动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