Language:
CN
2025空天信息与遥感卫星技术设备展览会观众预登记通道,将于2025年1月开启,
敬请期待。如有问题请与我们联系,
电话: +86 18921501978,
邮箱:3881786648@qq.com
行业新闻 2025-09-01
近日,成都国星宇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书,继续向“港股商业航天第一股”发起冲刺。创投日报记者注意到,本次为国星宇航二次申请递交申请。此前于2025年1月27日,国星宇航首次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,但由于证监会要求补充说明相关信息,且招股书已满 6 个月,该申请于 7 月 27 日失效。招股书显示,国星宇航当前仍处于亏损状态。另据财报,商业航天产业链上的一些上市公司也面临盈利难题,比如中国卫星今年上半年出现亏损,中国卫通未亏损但净利润同比大幅下降。
国星宇航成立于2018年,其核心产品主要分为两类,一是AI应用卫星,搭载AI载荷,实现星上数据实时分析与处理,提升遥感效率;二是AI智算卫星,利用太空边缘计算技术,为地面及飞行器提供算力支持,推动“天数天算”(太空数据在轨处理)。据最新版本的招股书,国星宇航2022年至2024年分别实现收入1.77亿元、5.08亿元、5.5亿元;2025年上半年实现收入2.41亿元,同比增长65.1%。公司方面称,业绩增长得益于在轨运行及空间AI技术领域的进展,以及卫星制造流程及量产能力升级优化两项主要因素。2025年5月14日,国星宇航发射了全球首个由12颗AI智算卫星组成的AI智算卫星星座。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,公司自主开发了6颗AI有效载荷、4颗AI应用卫星和16颗AI智算卫星,同时完成了14次太空任务。其中, XSD-15成为全球首颗验证在轨运行AI大模型的卫星。近期国星宇航的“星算计划”颇受市场关注,业内人士将其与Space X部分业务类比。
据国星宇航执行副总裁赵宏杰此前介绍,“星算”计划由2800颗计算卫星组网构成未来天基算力网络,该计划由国星宇航牵头,目标是将算力服务器发射入轨,形成天基智能计算基础设施。“星算”计划的首发星座已于5月14日成功发射。截至6月30日,国星宇航已获得研制另外20颗AI智算卫星的订单,并就其中12颗卫星订立发射服务协议,预期于2025年发射。但国星宇航当前仍处于未盈利阶段。据公开数据,2022年至2024年,公司净亏损额分别为0.909亿元、1.393亿元、1.772亿元;从半年度数据来看,2024年上半年及2025年上半年,其亏损额分别为1.980亿元、1.920亿元,且结合当前发展态势,预计2025年全年仍将存在净亏损情况。
关于亏损原因,国星宇航解释称主要原因包括:相对较高的研发开支,以提升公司的AI算法及算力、开发新型卫星平台及拓展星基解决方案;卫星及相关服务的毛利率波动,主要由于早期卫星制造及发射成本较高、规模经济尚未体现,以及个别项目定价策略;销售及营销费用增加,以拓展客户群、建立品牌知名度;行政开支增加,包括以股份为基础的付款及招聘资深人才所需成本。事实上,不仅是国星宇航,商业航天相关产业链上的一些上市公司也面临盈利难题,以及业绩下滑等困境。根据公开财报数据,中国卫星今年上半年出现亏损,中国卫通未亏损但净利润同比大幅下降。其中,中国卫星披露的 2025 年半年度报告显示,其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-3049.15 万元,同比下降 458.67%;中国卫通今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 1.81 亿元,同比下降 55.59%。